宝德SAN存储系列产品GS5300 V3
GS5300 v3是在宝德GS5300 版本之上发布的一款全新的SAN存储系列产品。相对GS5300,其在内部架构总线和磁盘通道上做了产品更新,由6G SAS磁盘通道升级到12G SAS磁盘通道,可以提升外部和内部带宽,避免内部传输瓶颈。
通用计算、异构计算、协同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产品布局
GS5300 v3是在宝德GS5300 版本之上发布的一款全新的SAN存储系列产品。相对GS5300,其在内部架构总线和磁盘通道上做了产品更新,由6G SAS磁盘通道升级到12G SAS磁盘通道,可以提升外部和内部带宽,避免内部传输瓶颈。
GS6300XV3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高端NAS/SAN融合存储产品,实现了FC-SAN、IP-SAN、NAS/SAN的完美融合,有效整合用户现有存储网络架构,实现高性能SAN网络的统一部署和实现NAS的集中业务存储,以适应复杂多变应用需求。在NAS环境下,在NAS大文件模式下满足客户8.3GB读 或 3.8GB写 带宽要求;在SAN大文件模式下,支持11.8GB读,6.3GB写,Cache IOPS支持90万IOPS。GS6300XV3内置虚拟化功能,客户可以安装Windows,Linux 等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存储异构,支持集群NAS,支持最多24控制器并行扩展。
宝德PR2715W3-GZ是宝德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2U工作站产品,它采用Intel C621A高性能芯片组,支持第三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系列处理器,该机型最多支持内存容量4 TB,默认支持8块热插拔3.5寸硬盘,并可灵活扩展全高全长的PCI-E设备。高集成度的设计在有限空间内带来强劲的性能表现足以支撑关键任务的运行。PR2715W3-GZ提供先进的管理功能和存储技术,具有可靠的可扩充性和高可用性。
宝德自强®鲲鹏双路 PR210K48是基于国产鲲鹏 920 处理器的 2U 双路机架服务器系列,提供企业级的强劲计算性能和扩 展能力,多核高并发,匹配海量数据需求,同构部署、零性能损耗,完美对移动应用云化,适用于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处理型需求,为云计算、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 原生应用、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库等应用高效加速,满足企业用户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的需求。
宝德自强®PR205KI是一款基于国产鲲鹏 920+昇腾 AI处理器的2U智能边缘服务器,可支持3个Atlas 300I/V Pro加速卡,提供高性能通用计算及灵活可配置的AI计算能力,可应用于大型园区、电力、商超等领域。
宝德 PR4865P 是基于 Intel Purley 平台研发的高密度 4U 4 路服务器, 具有突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 易扩展等优 点。 PR4865P 支持最新的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可扩展家族,适合高端企业关键应用,如:数据库、ERP、高性能并 行运算、虚拟化等应用环境。
宝德PR4865P3是基于Intel Purley平台研发的高密度4U 4路服务器,具有突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易扩展等优点。PR4865P3支持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适合高端企业关键应用,如:数据库、ERP、高性能并行运算、虚拟化等应用环境。
BD-D1108Q 是一款基于8核飞腾D2000处理器的台式机产品,支持国产自主安全BIOS 和安全可信模块,保护用户私密数据信息,既可满足政府 机构及党政部门系统的需求,也可轻松应对各种商用办公环境。
宝德PL2402XG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高密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该产品是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第六代以太网交换芯片CTC7132构建的高性能10GbE交换机,旨在满足下一代企业网、数据中心、城域网和超融合等多种应用场合需求。PL2402XG搭载CentecOS系统软件,支持主流协议标准和应用程序,可方便快速的部署和管理。该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平台,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在1U高度的设备上提供24个10GbE接口和2个40GbE接口,以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TOR部署下的高密万兆接入需求。PL2402XG除了可作为云数据中心的万兆接入交换机以外,也可作为中小型园区网的核心或大型园区网的汇聚设备使用。
PL2404T/PL4804T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下一代安全节能型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采用领先的高性能硬件架构和网络操作系统,支持IEEE 802.3az EEE(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高效节能以太网技术,并引入了工业级设计理念,提高中小企业的网络环境适应能力,具备完备的三层路由和交换、安全和接入控制、大容量组播、节能静音、便捷管理等企业级特性,满足企业用户多业务承载、高安全、低成本、易管理的以太网接入需求,可广泛适用于中小企业、酒店、学校等应用场景。
PR2208AL是宝德最新推出的AMD平台2U单路高性能服务器产品,提供1个AMD SP3处理器插槽,支持AMD最新的Milan系列处理器,单颗处理器核数最高支持64核,能提供无与伦比的极致体验和打破多项世界纪录的计算性能,能极大提升业务平台的计算能力,可灵活提供PCI-E、M.2等多用途扩展。
宝德PN1000A是一款搭载第12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的14寸的笔记本产品。支持第12代英特尔® 酷睿™ i3/i5系列处理器;该机型拥有1个DDR4 SO-DIMM插槽并最多支持32GB内存容量,支持1块256G/512G M.2 SSD;支持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心显卡。接口方面配有2个USB 3.1(Type A)接口以及1个USB 3.1(Type C)接口,1个HDMI 1.4接口,1个RJ45接口,1个TF储存卡接口以及1个SIM卡接口,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搭载支持Wi-Fi、蓝牙。预装正版Win11系统全新界面,简洁高效,搭配6000mAH~7000mAH容量电池,满足一天日常办公与娱乐需求。
宝德PL4808YC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大容量、多速率端口的25GbE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采用标准的1RU盒式外形,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第六代以太网交换芯片CTC8180构建的高性能高密度10GE/25GE/100GE交换机,旨在满足下一代企业网、数据中心、城域网和超融合等多种应用场合需求。PL4808YC配置了完整的系统软件,支持全面的协议和应用程序,以方便快速部署和管理各种网络。该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平台,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在1U高度的设备上提供48个25GbE端口和8个100GbE端口。
宝德PL4804X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高密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该产品是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第六代以太网交换芯片CTC7132构建的高性能1GbE交换机,旨在满足下一代企业网、数据中心、城域网和超融合等多种应用场合需求。PL4804X支持主流协议标准和应用程序,可方便快速的部署和管理。该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平台,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在1U高度的设备上提供48个1GbE接口和4个10GbE接口,以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TOR部署下的高密千兆接入需求。PL4804X除了可作为云数据中心的千兆接入交换机以外,也可作为中小型园区网的核心或大型园区网的汇聚设备使用。
宝德PL2416X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大容量、多速率端口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该产品是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第五代以太网交换芯片CTC7148构建的高性能10GbE交换机,旨在满足下一代企业网、数据中心、城域网和超融合等多种应用场合需求。PL2416X搭载了完整的系统软件,支持全面的协议和应用程序,以方便快速的部署和管理各种网络。该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平台,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在1U高度的设备上提供16个10GbE接口和24个支持多速率的Base-T接口,以解决在大量的超融合场景中服务器网卡接口类型、数量多,配置复杂等问题。
PL-2716E CAT5 LED KVM整合LED屏、超薄键盘、Touch Pad触摸鼠标板,集成在1U高度单元内,抽屉式安装方式,彻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高品质A级17”LED(无亮点),内置切换器可直接管理16台服务器,PL-2716E采用RJ-45接头与Cat 5线缆连接服务器,最远支持150米
PL-1708E CAT5 LED KVM整合LED屏、超薄键盘、Touch Pad触摸鼠标板,集成在1U高度单元内,抽屉式安装方式,彻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高品质A级17”TFT LED(无亮点),内置切换器可直接管理8台服务器,PL-1708E采用RJ-45接头与Cat 5线缆连接服务器,最远支持150米。
PL-1708 LEDKVM整合LED屏、超薄键盘、Touch Pad触摸鼠标板,集成在1U高度单元内,抽屉式安装方式,彻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高品质A级17”TFT LED(无亮点),内置切换器可直接管理8台服务器;通过菊式串接方式另外再串接31台KVM多电脑切换器,最多可管理256台服务器。支持1本地用户和1远程用户在全球任何地方同时操作不同服务器,支持本地通道和数字通道之间的资源相互共享。
宝德PL4806XG以太网交换机是宝德推出的新一代大容量、多速率端口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该产品是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以太网交换芯片CTC8096构建的高性能高密度万兆交换机,旨在满足下一代企业网、数据中心、城域网和超融合等多种应用场合需求。PL4806XG配置了完整的系统软件,支持全面的协议和应用程序,以方便快速部署和管理各种网络。该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平台,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在1U高度的设备上提供48个10GbE端口和6个QSFP+端口,以解决在大量的超融合场景中服务器网卡接口数量需求多,配置复杂等问题。